隨著天氣轉暖、氣溫逐步升高,酸棗樹開始萌發,當下正是嫁接的好時候。近日,在走訪了解到企業需求之后,東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多方協調下,引進10多名熟練工人到農高區酸棗種植園,以確保園區內酸棗嫁接改良工作順利進行。

據介紹,酸棗為鼠李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耐鹽能力在0.3%-0.5%,適合中度和重度鹽堿地種植,節水節肥,不與糧食作物爭地,是綠化荒山、改良沙荒鹽堿地的適宜樹種。酸棗仁具有抗驚厥、抗焦慮、鎮靜催眠、養心安神等藥理作用,是治療失眠等病癥的核心中藥材,2021年被評為山東省道地藥材。另一方面,大數據顯示,國內酸棗仁市場年供應量1萬噸左右,年需求量1.5—2萬噸,未來3-5年需求量可達到3萬噸,市場供應嚴重不足,價格逐年攀升。據測算,酸棗種植第四年進入盛果期后,畝產鮮酸棗可達1000公斤以上,每畝酸棗可加工成品酸棗仁40公斤,按鮮果10元/公斤、酸棗仁500元/公斤的市場價格來計算,鮮棗、酸棗仁畝收入分別為1萬元、2萬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2020年以來,昌廣元集團在農高區開展了野生酸棗優異種質評價篩選和野生品種馴化種植工作,從全國各地引進31個酸棗優良品種,建成了200畝酸棗種質資源圃,對酸棗品種、土壤、樹齡、采摘期等與棗仁品質和功效之間的關系開展研究,選育了一批性狀表現優良、具有一定經濟開發價值的酸棗品種。
昌廣元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該公司將繼續加強酸棗新優品種選育和推廣,著力在規?;?、標準化、機械化方面形成技術體系,進一步提高酸棗和酸棗仁品質。此外,還將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力爭在東營建設10萬畝酸棗標準化種植基地,實現年產值10-20億元,帶動群眾就業1萬人以上,為濱海鹽堿地區鄉村振興、農民致富增收開辟新途徑。